查看内存占用大的进程
Linux下使用ps对进程占用的内存进行排序
然后通过fd来查看打开的文件信息
另外,如果想查看某个进程所在的目录和执行的脚本,可以
cwd即是进程所在的目录
exe是执行的命令
Linux下使用ps对进程占用的内存进行排序
然后通过fd来查看打开的文件信息
另外,如果想查看某个进程所在的目录和执行的脚本,可以
cwd即是进程所在的目录
exe是执行的命令
m.mail.sohu.com上线以来
使用我的手机一直能正常登陆的
这短时间突然不行了
提示“手机不支持cookie”
开始怀疑是domain的问题
在修改了domain后,还是不成
后来又加了一些调试信息
发现cookie是设置上了
但其内容都是null
于是,怀疑是setcookie的问题
就直接在页面里set了
不再调用类的方法了
结果,就好了
够郁闷的
不知道是不是移动又调整了cmwap的什么东西了....
最后也没能找出真正的原因
还有,最初vip上线时
曾出现过在m.vip.sohu.com上就无法设置cookie
所以,后来给改成了www.vip.sohu.com/wap了
使用了新的种cookie的方法后
发现用m.vip.sohu.com也是可以的
就顺便把url也给统一了
web.py已经支持session功能了
但现在只支持文件session和数据库session
对于并发量大的系统,用db方式不太可行
只能选择文件session了
也许将来webpy会加入memcached的session支持?
大概看了下其源码
它是将每个用户的session文件都统一存放到一个目录下
这样,当访问用户量很大时
对应目录下的session文件数目会很多
而且,其对过期的session处理似乎也不太好
是在每个请求过来时,判断是否需要清理过期session
然后遍历其下面所有的session文件
根据其访问时间来清理
不过,对于并发量小的应用,倒是可以试试
准备打算在vip里面试试这个session
具体代码如下:
在初始化session后,将它放到一个全局的config里面
这样后续的应用就可以直接用了
一般我们都是直接用rm进行删除的
但有时,如果某个log文件是某个进程生成的
而且进程又正在运行,如果你直接rm那个文件
那么它占用的空间并不会马上释放
可能需要你重启机器或者重启对应的进程才可以
这个时候,我们可以使用
这样,就能马上清除文件内容并释放对应的空间了
一般我们使用git来开发都会有2个仓库:本地仓库和远程仓库
在我们本地修改代码后,会首先commit到本地的仓库里
当最终本地代码测试没问题后,才会用git push命令提交到远程仓库中
如果用默认的直接push,会把本地的所有的commit日志都会给push到远程
有时我们本地的很多commit信息都没有太大意义
只想往远程push一条commit信息
那么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:
它允许你在push到远程之前来编辑自己的commit信息:
如上,本地有两条commit信息v2和v3
我们可以直接把v3对应的pick给修改成squash
这样我们就可以合并这2个commit信息到一条上了
然后,我们再执行下面的push就可以了
rebase中的edit命令代表是rebase到对应的commit后停止
然后等待修改对应的文件后,再使用
来继续rebase的操作
另外:在rebase -i 时也可以直接删除对应行的commit信息
但这样做就会丢失那次commit所作的修改
所以,使用这个需要慎重
自己常用的FireFox插件列表:
Git中从远程的分支获取最新的版本到本地有这样2个命令:
1. git fetch:相当于是从远程获取最新版本到本地,不会自动merge
以上命令的含义:
首先从远程的origin的master主分支下载最新的版本到origin/master分支上
然后比较本地的master分支和origin/master分支的差别
最后进行合并
上述过程其实可以用以下更清晰的方式来进行:
从远程获取最新的版本到本地的test分支上
之后再进行比较合并
2. git pull:相当于是从远程获取最新版本并merge到本地
上述命令其实相当于git fetch 和 git merge
在实际使用中,git fetch更安全一些
因为在merge前,我们可以查看更新情况,然后再决定是否合并
Git的Windows版本Msysgit对中文的支持不够好
当使用时,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的中文乱码: